1. 黏度过高:油墨过于黏稠时,其强黏性和拉丝性会导致在墨辊间分离时丝状拖尾过长,断落的丝尾易形成飞墨现象,尤其在高速印刷中更为突出。
2. 纸张损伤:黏度过高的油墨可能超过纸张表面强度,引起纸粉脱落、纤维拔起或分层现象,这一问题在纸质结构疏松、表面强度低的情况下更为显著。
3. 转移不良:高黏度油墨在墨辊间传递时不易转移,因油墨转移效率与黏度成反比,故而黏度过大会致油墨分布不均,印版或承印物上墨量不足,墨线不匀,导致图文细节缺失。
4. 工艺影响:黏度过大的油墨会使印刷耗墨量增加,墨层偏厚,干燥时间延长,易造成背面蹭脏或页与页粘连。平板纸印刷时,还可能使纸张卷入墨辊中。
5. 黏度过低:油墨过稀则流动性增强,平版胶印中易于油墨乳化,造成印刷品污染。
6. 铺展问题:黏度过小的油墨在纸上易扩散,扩大印迹面积,降低清晰度,并减弱印迹干燥后的附着力和光泽度。
颜料沉着:黏度不足的油墨难以携带较大颗粒的颜料进行有效转移,这些颜料颗粒逐渐堆积在墨辊、橡皮布或印版上,形成堆墨现象。
Copyright ©广东舜丰油墨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06124号